首页
>新闻中心 >今日要闻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综述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
  • 发布日期: 2018- 01- 02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找准服务中心工作和发挥自身优势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在“靶向准”“站位高”“切口小”“研究透”上下功夫———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最直接、最有效的参政方式,也是协助市委、市政府加强同各界人士联系,了解民情民生,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的一条重要渠道。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全体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究实效”的政协提案工作方针,共征集提案767件,经审查立案提案632件,并案56件。这些立案提案创新性强、研细性强、针对性强、可行性强,其情真、其言切,彰显了委员们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据统计,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475件,占75.2%;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131件,占20.7%;特别是7件重点提案,件件有回声、事事得落实。

  重点提案件件落实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建言背景

  食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有效监督管理引导食品安全步入正轨,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核心建议

  建立地方食品质量标准,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市场的准入管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有效震慑不法分子;加大食品安全财政经费投入,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管控监管漏洞;加强社会监督,把好食品安全防线。

  办理情况

  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强化法规机制建设,完成18个区、县(市)的监管网格建立工作,设立2300多个三级监管网格,实现定点、定责、定位、定时的“店店入网格,户户专人管”的监管体系。为确保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品安全,哈尔滨将建设完成800家“阳光食堂”。计划到2020年,建设完成“智慧食药监”一体化信息平台,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

  适应港澳形势做好精准招商

  建言背景

  香港和澳门始终是哈尔滨市最重要的招商引资来源地,两地投资总额始终位居我市实际使用外资第一位。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哈尔滨在引进香港和澳门优势产业项目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核心建议

  以哈尔滨新区科技创新城为载体,与香港科学园合作,共同创建哈大齐工业走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吸引并批准香港医疗机构来哈开设医院;吸引金融企业与哈尔滨银行合作,共同开拓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金融市场;吸引香港文化创意公司来哈共同做大文化产业;吸引香港和澳门知名大学、幼儿教育机构来哈办学;吸引香港和澳门企业,入股哈尔滨新能源汽车项目及新能源环保项目;吸引香港大数据企业共同建设哈尔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吸引香港企业与哈尔滨哈东开发建设集团合作,共同建设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公共服务平台。

  办理情况

  市投促局、市工信委、市文广新局、平房区政府、综保区管委会等单位以“招大、引强、选优”为重点,创新招商手段、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大成绩。截至2017年5月末,香港地区累计在哈投资企业达1327户,投资总额115.1亿美元;澳门地区在哈投资企业19户,投资总额4741.6万美元。

  加大散煤治理减少大气污染

  建言背景

  哈尔滨地处严寒地区,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农村取暖和很多城市供暖小锅炉均是散煤利用大户,必然导致我市冬季大气污染严重、雾霾肆虐。必须对散煤燃用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整治。

  核心建议

  加速淘汰落后老旧的小型工业锅炉,代之以高压或压临界以上参数大型供热机组,把推进集中供热作为治理城区分散燃煤的主要任务和根本措施,依托现有热电联产、大型集中供热站等设施,因地制宜利用工业企业余热资源;大力实施散煤替代规划,鼓励用电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加强对散煤和洁净型煤生产、加工、销售、使用的质量监管,确保煤炭产品符合商品煤和洁净型煤质量标准要求;加强煤炭市场监管,规范煤炭经营秩序,严格控制高硫、高灰等不符合标准的散煤直接进入流通、使用环节,严肃查处生产、经营、燃用劣质散煤的行为。

  办理情况

  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局供热办密切合作,淘汰燃煤小锅炉2058台。组成联合督查组,对煤炭质量检测实现全覆盖,出动执法人员1120人次,抽检商品煤311批次,依法取缔无照经营46户,目前全市燃煤消费占比降至65%以下。

  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建言背景

  依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了4年一次的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黑龙江省于2015年启动了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开展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将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市更好参加国家、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打下良好基础、创造更优条件。

  核心建议

  启动开展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为2018年、2019年国家和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依据;成立评审机构;明确成果形式;提出成果要求,教学成果要体现方向性、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规范评审程序;开展专项培训;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办理情况

  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政策规定和要求,哈尔滨市将成立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委员会及专家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员教师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提炼、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哈尔滨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起草中,完善后将报市政府审议。其中,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有望作为教育综合改革具体措施写进哈尔滨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发挥科技优势改善交通运行环境

  建言背景

  目前,我市主城区交通运行环境仍然较差,这主要是由行人、司机行为不规范,交通管理还不够科学和寒区气候对交通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的。

  核心建议

  统筹路网规划、发挥支路巷道分流作用、增加壁垒小区出入口;统一管理主体、明确路权、更新部分检测设备,提升交叉路口管理水平;推进公交优先,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大力增设停车泊位,加强停车监管力度;保障行人通行空间,增设行人过街信号设施;引入移动抓拍、智能识别等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市从事交通研究工作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团队优势,为我市交通系统科学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办理情况

  各相关承办单位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市公安局着力智能交通建设与应用、组织优化、停车管理、预防事故、查处违法;市建委着力完善交通微循环、疏解静态交通和区域交通,打通卡脖路、断头路,实施二环互联互通建设;市交通局从公交优先、提升智能公交水平、优化公交线网结构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2017年,我市已开展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和5号线一期等项目谋划工作;开辟、调整、延伸公交线路21条;创建智能诱导停车信息平台,将中心城区和商圈内的停车场纳入信息平台。

  在临空经济区旁建专业综合展厅

  建言背景

  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对东南亚地区大规模销售几乎为零。道里区缺少一座临近国际机场的会议和中型特色专项展示厅以及配套的绿色有机产品综合展示厅。

  核心建议

  道里区应建立一座临近国际机场的会议和中型特色专项展厅,以及配套的五星级酒店、写字间为主题的绿色有机产品综合展示厅。

  办理情况

  道里区积极筹建6平方公里的空港小镇项目、谋划建设推进中远商品交易中心、绿色食品展厅等交易平台项目,努力推进航空运输、国际商务、会展服务等优势产业集群的建设。空港小镇分为空港产业区、空港旅游度假区、空港绿色食品种植区、空港服务区等。总投资4000万元的东北亚绿色产品展销中心也拟落户道里区。

  加快哈尔滨新区服务贸易示范区建设

  建言背景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扩大出口、带动就业、实现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建议

  依托科技创新城,打造国家级中俄、中以科技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服务贸易交流合作平台;加大对俄技术贸易双向开放力度,打造国际科技合作中心;构建立体物流大通道,打造对俄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基地,打造对俄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加大金融开放力度,打造对俄金融服务中心;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打造国家对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强旅游文化合作交流,打造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服务贸易特色功能区。

  办理情况

  目前,哈尔滨新区已建成对俄合作产业基地和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基地入驻企业32家,中心有40项国际合作项目在孵。注册在新区的中俄中小企业联盟已有200家中俄企业加盟。新区从事对俄出口加工的企业超过50家,国内唯一的中国北方电商物流仓储发寄中心在新区落户,对俄邮政包裹发运量占全国30%。

  提案聚焦改善民生

  经济建设

  市政府认真吸收市民进、民盟、工商联以及纪延超、郭兆峰、侯月明、邓伟元的提案内容,围绕培育壮大医药产业、民用航空、竞技体育、大数据、地铁经济圈、丝路带经济、科技创新企业等七大重点领域,编制了产业新体系行动计划、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产业布局规划,出台了生物医药和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建立了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联动建设机制,实施了“千亿级产业振兴工程”,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县域经济、非公经济的发展。

  城建环保

  针对于力、张彦军、赵国良等委员的提案,我市采取拓宽和重新渠化现有道路、打通和新建小街路、拆除转盘道等措施,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持续开展卫生环境、征迁拆违等方面的专项治理和综合整治,一些影响城市面貌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全面落实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强力推进黄标车治理、燃煤小锅炉淘汰,严控建筑工地扬尘、严管餐饮服务场所油烟达标排放,实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空气质量得到改善。2017年,哈尔滨市继续保持了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荣誉。

  政务服务

  结合冯建滨、张颖、董威江等委员提出的提案,市政府强力推进流程再造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政府依法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针对刘培志委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府服务窗口质量》的提案,我市大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建设改革,着力解决审批服务环境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打造了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审批环境。

  异地就医

  针对张惠委员关于《哈尔滨人医保卡异地就医结算扩大范围》的建议,市人社局积极突破地域壁垒,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与京、津、广、深、三亚等11个城市的20所医院签订服务协议。2017年底,完成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实现省内、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转诊转院费用直接结算。

  诚信建设

  市法院高度重视李荣金委员《再议依法打击“老赖”加快诚信建设促进法律体系公正与效率》的建议,2017年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15万人次,敦促6198人履行了义务。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拘留630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48人,形成震慑常态。

  生态旅游

  针对杨晓春委员《关于发展我市森林生态旅游的建议》的提案,我市在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了森林景区规划顶层设计,将适时发展森林户外探险旅游、避暑生态康养旅游、养老旅游等一批森林旅游项目。

  人才引进

  市人社局积极吸纳宋琦明委员《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三板斧》的建议,采取“政策+平台”、“人才+项目”等模式,出台《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国家及地方引智项目33项,引进外国专家118人、167人次,办理留学回国人员手续115人。

  依法治违

  白云委员《建议市城管局对“在建违建”规范执法,维护法制尊严》的提案,直面行政执法工作。市城管局依法强力治违,拆违27万余平方米,清除障碍保障重点工程实施,改善居民庭院生活环境。

  科技成果转化

  市科技局赞同徐翠娟委员《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积极落实激励机制,仅2017年就对5家科技型企业、5家孵化器给予1000万元的科技创业奖励,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现代物流

  对市民进关于《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综保区建设为依托 将我市打造成东北亚国际智慧物流中心》的建议,市商务局贯彻落实《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意见》,促进物流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互联网、物流网技术为支撑,积极打造便捷高效、规范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新能源

  针对江龙委员《关于哈尔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建议》的提案,我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将公务车辆(包含新能源汽车)列入集中采购目录,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1469台。

  突发事件预防

  市民建《关于加强我市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对我市应急管理处置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全市初步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四级管理模式,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预案网络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共374支、2.68万余人,涵盖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来源: 哈尔滨日报 )
导航链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